关于大同旅游业发展的意见

大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,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,如云冈石窟、恒山、悬空寺、华严寺等,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坚实基础。为进一步推动大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,提升其在国内...


大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,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,如云冈石窟、恒山、悬空寺、华严寺等,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坚实基础。为进一步推动大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,提升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竞争力,可从以下多个方面提出具体意见:

一、资源整合与产品创新

(一)深度挖掘文化内涵

加强文化研究:组织专业团队对大同的历史文化、民俗风情进行系统研究,深入挖掘云冈石窟佛教艺术、北魏文化、边塞文化等独特文化元素,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丰富素材。例如,对云冈石窟的造像艺术、壁画故事进行详细解读,编写成通俗易懂的旅游宣传资料。

打造文化主题旅游线路:整合大同的文化资源,设计多条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,如“北魏文化探秘之旅”“佛教艺术鉴赏之旅”“边塞风情体验之旅”等,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大同的历史文化。

(二)丰富旅游产品体系

发展休闲度假旅游:利用大同的气候和地理优势,开发温泉度假、避暑休闲等旅游产品。在大同周边地区建设一批高品质的温泉度假村和避暑山庄,配备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,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。

推动研学旅游发展:结合大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,开发研学旅游产品。与学校、教育机构合作,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研学课程,如云冈石窟的考古研学、北魏文化的历史探究等,让学生在旅游中学习知识、增长见识。

培育夜间旅游经济:打造大同特色的夜间旅游项目,如古城灯光秀、夜市美食街、夜间文化演出等。延长景区、博物馆等场所的开放时间,丰富游客的夜间旅游体验,增加旅游消费。

二、基础设施建设与提升

(一)完善交通网络

加强外部交通联系:积极争取增加大同与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班、高铁和火车车次,提高大同的交通可达性。例如,开通大同至一线城市的直飞航班,加密大同与周边省会城市的高铁班次。

优化内部交通体系:完善大同市内的公共交通网络,增加旅游专线公交,方便游客前往各个景区。同时,加强景区之间的交通连接,建设旅游风景道和自行车道,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出行选择。

(二)提升旅游接待设施

推进酒店业升级:鼓励建设不同档次的酒店、民宿,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。加强对酒店、民宿的管理和培训,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。例如,引进国际知名酒店品牌,提升大同酒店业的整体形象。

加强旅游厕所建设:按照旅游厕所建设标准,加大对旅游厕所的建设和改造力度,提高旅游厕所的数量和质量。在景区、交通枢纽、游客集散地等重点区域,建设一批生态环保、设施齐全的旅游厕所。

三、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

(一)精准定位目标市场

国内市场:针对京津冀、晋陕蒙等周边地区,推出短途旅游产品和周末游线路,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前来旅游。同时,加强对长三角、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宣传推广,吸引中高端游客。

国际市场:重点开拓日本、韩国、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市场,以及欧美等远程市场。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需求和偏好,制定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营销策略。

(二)创新营销方式

利用新媒体平台:加强与抖音、微博、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合作,开展线上营销活动。通过制作精美的旅游短视频、图片和攻略,吸引游客的关注和分享。例如,举办“大同旅游抖音挑战赛”,鼓励游客拍摄并分享在大同的旅游视频。

举办旅游节庆活动:定期举办大同旅游文化节、云冈文化旅游节、恒山登山节等大型旅游节庆活动,邀请国内外游客和媒体参加,提高大同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
(三)强化品牌塑造

打造大同旅游品牌形象:设计具有大同特色的旅游品牌标识和宣传口号,如“天下大同,古都神韵”,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广泛传播。

加强品牌保护与管理:建立健全大同旅游品牌保护机制,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,打击假冒伪劣旅游产品和服务,维护大同旅游的良好形象。

四、智慧旅游与服务质量提升

(一)推进智慧旅游建设

建设智慧旅游平台:整合大同的旅游资源信息,建设集旅游信息查询、预订、支付、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旅游平台。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站,随时随地获取大同的旅游资讯,预订门票、酒店等旅游产品。

应用新技术提升旅游体验:在景区引入虚拟现实(VR)、增强现实(AR)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,为游客提供更加沉浸式、个性化的旅游体验。例如,在云冈石窟设置VR体验区,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北魏时期的文化氛围。

(二)加强旅游人才培养

开展专业培训: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,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。培训内容包括历史文化知识、旅游服务技能、外语交流能力等方面。例如,定期组织导游参加专业培训课程和技能竞赛。

引进高端旅游人才:制定优惠政策,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旅游管理、营销策划、文化创意等方面的人才来大同发展,为大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

(三)提升旅游服务质量

加强旅游市场监管: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监管机制,加强对旅游景区、旅行社、酒店等旅游企业的监管,规范旅游市场秩序。严厉打击欺客宰客、强制消费等违法行为,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。

建立游客反馈机制:设立旅游投诉热线和在线反馈平台,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和建议。根据游客的反馈意见,不断改进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产品。

五、产业融合与可持续发展

(一)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

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: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开发以大同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纪念品、文创产品,如云冈石窟的文创文具、北魏风格的服饰等。举办文化创意设计大赛,激发创意活力,提升大同旅游的文化附加值。

旅游与农业融合:发展乡村旅游,利用大同的乡村自然风光和特色农业资源,开发农家乐、采摘园、民宿等旅游项目。推动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,增加农民收入。

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: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户外运动活动,如马拉松比赛、自行车骑行赛、攀岩比赛等,吸引体育爱好者前来参与,将体育赛事与旅游观光相结合,拓展旅游市场。

(二)注重生态环境保护

加强景区生态环境保护:制定严格的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,加强对景区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。限制游客数量,避免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。

推广绿色旅游理念:在旅游宣传中,积极推广绿色旅游理念,倡导游客文明旅游、绿色出行。鼓励旅游企业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,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。

通过以上多方面的努力,大同旅游业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,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,为大同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



相关资讯